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领导讲话


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5-09-17 | 浏览:1265次 ]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明明

2015916日)

各位组成人员、同志们: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开得很好!会上听取审议了全县今年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的报告,审查批准了2014年财政决算;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我县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巩固提升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审议了县法院副院长薛晓辉、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郭永祥两名同志个人履职情况的报告,并对这三项报告进行了测评。从审议和测评情况看,不论是对专项工作还是两名同志的个人履职,大家基本是满意的。下面,结合审议情况,我讲以下意见:

一、助力发展促落实,确保完成预算任务

加强对全口径预算监督是人大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在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县政府及财税部门积极应对,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全面加强预算监管,财政预算执行逆势增长,完成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财政增收压力巨大,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后续财源不足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县财政收入的瓶颈。县政府及财政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完成财政收支目标任务,确保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要加大财源培植力度。财源培植是提升财政工作的永恒主题。财税部门要围绕增收节支与税源培植,积极主动地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认真研究分析我县财税工作面临的形势,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主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缓解财政压力;政府各职能部门都要围绕发展这一要务,聚力招商引资,加大对西凤、宝二电等重点行业的扶持力度,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巩固骨干税源。二要加强资金监管。要把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监督范围,真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细化规范”的全口径预决算体系;要全面系统地梳理、精简和归并现有各类专项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确保专项资金目标不重叠、范围不交叉,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按照政府债务管理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债务和融资平台的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风险。要强化队伍建设。要结合财政干部队伍的现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专业素质;要高度关注并逐步解决各单位财务人员不符合岗位职责要求的问题;要适应《预算法》的需要,调动和激发财税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坚持理财为公,服务为民,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总体水平。

二、突出重点强监督,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免疫系统”。听取和审议预算执行审计情况报告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常规工作。今年以来,县政府及审计部门按照《审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围绕全县发展大局,不断强化对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在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审计意见整改落实还不完全到位、审计覆盖范围小、队伍建设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希望县政府认真研究分析,切实加以改进。一要深化认识。全县各级都要充分认识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配合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思想上自觉接受,工作上主动配合,审计意见认真整改,真正发挥好审计在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和基石作用。二要把握重点。要围绕全县经济发展,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的审计监督。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紧盯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尽可能缩小预算与执行的差距,保障好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保障和谐资金,发挥出审计对经济“体检诊断”功能,提升“阳光财政”服务水平。三要完善机制。县政府要持续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审计整改报告机制、财政预算审计结果及整改结果公开机制、强化审计整改督查机制等长效机制,促进被审单位问题的整改,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要增强实效。县政府要加强审计干部队伍,逐步解决审计人员不足的问题,加快推进电子化、信息化进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审计部门要紧扣工作重点,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加强对基层企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审计,不断提高审计成效;审计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职,敢于担当,善于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发挥好审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作用。

三、巩固成果上水平,树优城市品牌形象

“整洁、美丽、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是广大群众对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凤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卫生县城成果的巩固提升,大力整治市容环境卫生,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促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市民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进一步养成,国家卫生县城总体水平持续提升。但从视察审议情况看,宣传氛围不浓、标准意识不强、问题整改不彻底等问题依然存在。希望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针对性采取整改措施,为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再做贡献。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是巩固提升成效的基本前提。要针对宣传范围的广泛性、宣传手段的多样性、宣传工作的时效性,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良好卫生习惯的认识,强化行动自觉,大力营造城乡一体、部门联动、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共同维护城市环境的良好氛围。明确任务,齐抓共管是巩固提升成效的关键所在。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特点,层层划分职责,统一行动规范,明确任务要求,强化联合执法,下茬整治薄弱环节,特别是城建、公安、工商和食药监等部门要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实现职能叠加效能的最大化。完善机制,增强实效是巩固提升成效的重要保障。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国卫创建的长期性、艰巨性和迫切性,要把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作为巩固国卫创建成效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把已有并且执行效果明显的长效机制坚持好,把职责不明确、机制不完善的制度修订完善好,把亟需建立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机制尽快建立起来,从长远角度确保国卫成效的持续巩固和全面提升。

四、“两法”衔接聚合力,彰显公正司法要求

开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以下简称“两法”衔接)工作是强化依法行政、推进公正司法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经济社会秩序、服务工作大局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执法为民、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县各行政执法机关与检察机关按照“两法”衔接工作安排和要求,注重加强沟通,强化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制度,不断完善联动协调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合力作用初步显现,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活动,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此项工作也走在了省市前列。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行政执法领域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以及“两法”衔接工作中执法不严、交流不畅、标准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希望县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检察机关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工作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强化职责履行,严格责任追究,确保“两法”衔接顺利实施,真正体现公正司法、法治惠民。一要健全完善机制。要继续探索建立“两法”衔接规范标准和配套制度,不断完善执法信息共享和联动协作机制,加大案件移送、审查和监督力度,切实做到衔接程序法定化、制度化,逐步形成顺畅高效的“两法”衔接机制。二要注重协作配合。“两法”衔接重在衔接,贵在落实。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要解除思想顾虑,明确各自职责,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切实加强沟通联系,做好协作配合,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互补优势,合理配置执法资源,凝聚办案合力,确保行政执法规范有序,违法案件移交到位,案件处理得当,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要加强人员培训。要进一步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工作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和“两法衔接”专项学习培训,增强法治理念,协作意识,积极主动搞好衔接,着力提高执法能力和工作人员办案水平,推动行政和司法机关密切协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主动作为抓整改,确保监督工作成效

由人大任命,受人大监督,对人民负责。8月份,县人大视察组对县法院副院长薛晓辉、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郭永祥两名同志个人履职情况进行了视察,今天会上听取审议了两名同志的履职报告并进行了测评。从整个履职视察过程和审议测评情况看,两名同志对履职监督的认识是明确的、配合是积极的、履职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值得肯定的,达到了提升素质、促进工作的目的。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希望晓辉、永祥两名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对待评议意见,认真学习,抓好整改,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水平,在司法战线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本着实事求是、积极向上的态度,完善自我、促进工作的目的落实好整改任务,体现整改成效,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司法工作能力,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二要明确整改方向。这次听取的是“两院”两位班子成员的履职报告,人大监督和关注的重点还有整个司法工作人员群体、“两院”班子成员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两院”要结合“三严三实”活动的开展,在总结分析评议意见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依法履职、公正司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自查自纠,多从思想上、态度上、作风上寻根源,注重点面结合,注重建章立制,制定具体措施,狠抓整改落实,按照政治、业务、责任、纪律、作风过硬的要求,依法履行各自职责,严格规范司法权力运行,打造高效廉洁司法队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三要搞好跟踪监督。对于“两院”副职领导个人履职报告评议意见落实情况,县人大常委会要加强跟踪监督,适时开展“回头望”,推动评议意见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